015年4月14日,随着石排镇沙角泵站的电机的转动,东江水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往松木山水库,这标志着历时8年建设的东莞江库联网工程一期工程正式完工。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,因为东莞几个水库水质太差,江库联网工程发挥作用还需要一段时间。
一期工程从石排镇沙角村的东江段取水,由二级泵站提升,输送到松木山水库,并以松木山水库为枢纽,输水至马尾、五点梅、芦花坑水库。尚待动工的二期工程还将连通四座水库,最终形成互通互济、联合调度的供水网络。市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工程规划的日供水量可达230万立方米,有效解决东莞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的接近一半面积、一半人口的中部及沿海片15个镇街(园区)的饮用水安全问题。
联网工程战略构想的提出:
据了解,东莞虽地处岭南水乡,实际上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,多年的平均水资源总量仅为20.76亿立方米,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53立方米,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线,仅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2133立方米的15%。此外,东莞又是一座供水水源单一的城市。以东江一江之力为全市提供了九成多的城市用水,一旦遇到特枯干旱年或突发性水污染事件,全市供水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。
面对东莞严峻的水情形势,东莞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了“引水进库、以丰补枯”的战略构想——把东江水引入现有水库,实现应急储备。
2005年,东江与水库联网供水水源工程实施方案出台,2007年,正式启动一期工程建设,今年4月14日正式通水。
联网工程概况:
江库联网一期工程总投资23.1亿元,全长37.9公里,联网4座水库,沿线建设2座泵站、29.5公里管道、5.8公里隧洞、1.5公里箱涵,1.1公里明渠,最大输水流量为每秒30立方米。该工程从石排镇沙角村的东江段取水,由二级泵站提升,输送到松木山水库,并以松木山水库为枢纽,输水至马尾~五点梅~芦花坑水库。
二期是以松木山水库为枢纽,输水至同沙~横岗~水濂山~白坑水库。通过两期建设,联通市内8座水库,最终形成互通互济、联合调度的供水网络。建成后,联网8座水库可储水1.1亿立方米。
同时,工程规划的日供水量可达到230万立方米,有效解决东莞缺水问题较为突出的接近一半面积、一半人口的中部及沿海片15个镇街(园区)的饮用水安全问题。
据东莞市水务部门介绍,东莞作为东江下游城市,严重依赖东江水。全市百分之九十的城市用水都依赖东江,一旦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或遇到特枯干旱年,全市供水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。该部门负责人说,如果东江上游发生重污染事件,东莞无法使用东江水,那么东莞现有的应急供水仅能维持3个小时。江库联网工程投入运行后,东莞应急供水保障时间将提高至25天左右。
工程的有关负责人表示,虽然工程已实现通水,但目前输送到松木山水库的流量不到设计流量的一半。“主要原因是松木山等水库水质较差,输入东江水以后,也无法实现改善供水的目的”。
根据东莞市环保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,涉及工程的8座水库中,水濂山水库水质为Ⅳ类,同沙、横岗、五点梅、白坑、松木山水库水质为Ⅴ类,芦花坑、马尾水库水质劣于Ⅴ类,主要污染物为总磷、化学需氧量等。水濂山、横岗和莲花山水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,同沙、五点梅、白坑和松木山水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,马尾和芦花坑水库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。
该负责人称,二期工程将投入20余个亿通过水库周边的截污、清淤、围网以及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改善水质。到时,随着东江水的注入,江库联网工程就可以发挥作用了。东莞的供水安全也将得到保障。
(来源:东莞阳光网 内容有修改)
Copyright © 2008-2013 东莞市供排水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:东莞网站建设 粤ICP备2023096683号